在刚刚结束的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成绩显著,喜获丰收,共有19项成果获奖,获奖数仅次于北大(33项)、武大(21项)和人大(21项),位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一、二等奖的获奖数仅次于北大(17项)、北师大(10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从院系分布来看,人文学院和管理学院成绩突出,各有5项成果获奖,并列全校第一。经济学院和公共事务学院各有2项成果获奖,法学院、教育研究院、台湾研究院、南洋研究院和海外教育学院各有1项成果获奖。此外,我校两个一等奖全部被管理学院囊括,获奖者为葛家澍教授和吴世农教授。
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级别最高的奖项,获奖数的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和面貌,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这次评奖采取了限额申报制度,对各高校的成果申报数量做出明确的限制,更增加了获奖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获奖成果的含金量。我校在这次评奖中的优异表现,再一次充分显示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和雄厚实力。
成果名称 |
成果类别 |
获奖者 |
获奖等级 |
所在学院 |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
著作 |
葛家澍 |
一等奖 |
管理学院 |
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研究 |
著作 |
吴世农 |
一等奖 |
管理学院 |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 |
著作 |
潘懋元 |
二等奖 |
教育研究院 |
有效供给论 |
著作 |
胡培兆 |
二等奖 |
经济学院 |
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
著作 |
李如龙 |
二等奖 |
人文学院 |
世纪之交围绕经济主权的新“攻防战” |
论文 |
陈 安 |
二等奖 |
法学院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 |
论文 |
沈维涛 |
二等奖 |
管理学院 |
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 |
论文 |
徐梦秋 |
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
著作 |
陈嘉明 |
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 |
著作 |
詹石窗 |
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
论文 |
钞晓鸿 |
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 |
论文 |
屈文洲 |
三等奖 |
管理学院 |
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 |
著作 |
杜兴强 |
三等奖 |
管理学院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
著作 |
陈炳辉 |
三等奖 |
公共事务学院 |
中国大陆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实施 |
著作 |
胡 荣 |
三等奖 |
公共事务学院 |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向中性财政政策转向 |
论文 |
邓子基 |
三等奖 |
经济学院 |
超文本诗学 |
著作 |
黄鸣奋 |
三等奖 |
海外教育学院 |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
著作 |
庄国土 |
三等奖 |
南洋研究院 |
台湾经济发展通论 |
著作 |
李 非 |
三等奖 |
台湾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