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校对口支援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2009年5月13日-15日,我校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史秋衡教授应邀赴贵州师范大学分别为其两个校区的师生做了题为“大学生学习规律与生涯设计”的学术讲座。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蔡永生代表学校向史秋衡教授颁发了“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史秋衡教授从当前大学生关注的“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习成绩有无关系,何种类型的大学满意度较高,大学学习对未来就业是否专业对口以及当前大学生如何规划职业生涯”等话题引入讲座主题。讲座中,史秋衡教授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角度将当前大学生分为四种类型,即已有选择有目标的“认同有成”型、正在挣扎于职业或意识问题的“认同寻求”型、受他人(通常指父母)影响而做出承诺的“认同早熟”型以及未设定职业或意识方向的“认同混淆”型。通过对不同认同状态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分析,史秋衡教授从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大学生学习规律与生涯设计”:一是正确认识自己,这是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也是自我认同的开始。史秋衡教授以高考为起点,以本科各年级学习阶段为衔接,以毕业为终点,对大学学习过程的规律进行了总体分析,得出了高考成绩对大学本科学习影响呈递减趋势、本科不同年级的学习过程近似于马尔科夫链的过程等重要结论。二是在认识自己的同时客观地认识环境,这是社会认同的开始。史秋衡教授列举了牛津大学、巴黎高师等诸多优秀大学的教学实例,倡导同学们加强师生的互动和认同。三是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程序的七个步骤。史秋衡教授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程序的七个步骤,并对同学们的职业生涯设计提出了很有高度和深度的建议。随后,史秋衡教授与广大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对学生们提出的个体生涯设计、职业生涯档案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史教授的讲座引用了大量的调研数据和例证,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其职业生涯设计的现实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给贵师大的同学们提供了思路,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5月14日下午,史秋衡教授还与贵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党政领导、学科主任及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重点就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中“大学的功能、定位及分层分类”、“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