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我校两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顺利开题

发布时间:2010-02-01 浏览次数:

 

 

131日上午,我校2009年获得的两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报告会在嘉庚主楼192号和5号会议室分别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成果处副处长王日春,我校副校长李建发,两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课题组专家、课题组成员等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社科处处长朱福惠主持。

副校长李建发代表学校对教育部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项目组专家给予我校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组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2009年度我校两项项目获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是近年来申报成绩最好的一次,这一成绩的取得既表明了我校教师能够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我校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可挖掘的潜力。他指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立项对我校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将一如既往地从经费配套、人员配备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项目研究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他希望以杨国桢教授和徐崇利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两个课题组能以这次开题报告会为契机,充分听取社科司领导和各位同行专家的意见,团结攻关,潜心研究,出精品、出上品。

在“中国海洋文明史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报告会中。首席专家杨国桢教授作了主题报告,他从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目标和思路、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方法和手段、预期研究成果和经费预算等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汇报。他说,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构成和子系统,研究中国海洋文明史对丰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内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恢复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地位,对树立中国海洋国家的正面形象,开展海洋文化建设,培育海洋国土意识、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安全意识,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日本名古屋大学滨下武志先生等课题组专家通过充分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张东刚副司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海洋史研究方面的地缘优势和学科研究优势,他指出,该课题研究要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下,力争凝练出中华海洋文明的基本特征、发展模式、中西海洋文明的异同等,并建议该课题组在按教育部要求提交具有理论创新的高质量精华本学术研究成果后,要力争出版相关的多卷本研究成果和图文并茂的普及简本,更大程度上将学者的智慧与国家和社会民众的需求相结合。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与中国的法律对策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报告会中。课题组首席专家徐崇利教授代表课题组作了汇报,他对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思路进行了陈述,对“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及中国法律对策的基本理论研究”的两个子课题和“重构国际经济秩序过程中具体领域现行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主要是贸易、金融、投资和税收等领域)的八个子课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南开大学左海聪教授等课题组专家对我校国际法的优良研究传统以及该课题组结合国际关系研究国际法的视角表示赞许,并对该课题组提出两点研究建议:一是要保持并深化规范性研究的路径和范式的优势;二是要注意加强实证研究,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张东刚副司长在总结讲话中提出课题组应注重坚持理论创新与服务实践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培养队伍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相结合,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以理论为强大支撑为国家提供有深度的咨政服务。

(社科处)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