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专门研究机构日前在我校“诞生”。今后,它将采取“灵活、开放、国际化”的运行机制,开展与中外合作办学相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等工作。
2在4月13日举行的揭牌仪式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和我校副校长赖虹凯共同为该机构揭牌。这个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机构全称为“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由我校教育研究院和香港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组建。据了解,中心将挂靠我校教育研究院,实行“双主任”制——即两校分别派出一名人员担任。
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后在我国教育领域里出现的新生事物。近十几年来,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徐永吉透露说,截至目前,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定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218个,覆盖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不可否认,在取得巨大进展和成绩的同时,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如何更好地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走出去等等。因此,这个被人们视为“强强联合”的中心自然被寄予厚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巩万希望中心通过开展系统、科学和全面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和政府机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办学机构提供办学规范,为服务机构提供学术研究支持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选择学校的参考,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办学质量的信息。”
“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发展战略之一”,著名教育家、我校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
潘懋元
说,“中心的成立对于厦大教育研究院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他也建议中心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关注正规学历教育的合作办学,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目前还没有进入教育工作视野的合作办学的现象,如:非学历教育的合作培训等。“虽然它目前还没有进入教育领域,但是已经进入了劳动领域和工商管理的领域,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谈及今后的工作思路,该中心主任、我校教育研究院教授林金辉说,近期,该中心将通过承担国家、省部级、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委托的课题或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合作等方式,为政府部门和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香港大学教授白杰瑞表示,成立之后,中心将首先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提、其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其在世界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意义之所在等。这位被誉为“中国通”的美籍学者进一步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中心能更好地服务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为更好地保持与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做出贡献。”
教育部国际司教育涉外监管处处长陶洪建、教育部政策规划处调研员王道余、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林梦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项目主管熊星、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江汉、厦门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林佩文、荷兰莱顿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费卢普、我校社科处处长朱福惠、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毛通文、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林瑞榕等出席了揭牌仪式。仪式由我校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主持。
◆相关新闻: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为中心成立发来贺信
4月13日上午,“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成立。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特地发来贺信,教育部政策规划处调研员王道余在成立仪式上宣读贺信。全文如下:
厦门大学:
值此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成立之际,我谨代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向你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快速发展,教育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对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学校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规划纲要》还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列入重大项目之中,明确提出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任务艰巨,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中国发展急需的大批高质量人才,以及如何开展办学体制、方法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今后需要在引进和利用优质资源、提升办学水平、推动教育走出去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高等教育、比较教育和民办教育研究成绩卓著。近年来,完成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重点课题,取得了累累硕果,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优质的政策咨询服务。希望你校在成立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后,继续深化与香港大学的合作研究,产生更多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创新研究成果,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 张秀琴
二O一O年四月八日
社科处
201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