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20日,“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等5个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经福建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召开了验收报告会。省教育厅陈金建主任、林坤发主任,省内外兄弟院校的验收专家,我校副校长李建发,社科处及各省级基地有关人员出席了报告会。
在各场报告会上,我校副校长李建发对省教育厅的领导和验收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从我校平台建设、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介绍了我校为中心建设所提供的支持和保障。他希望各中心能以此次实地验收为契机,充分听取省教育厅领导及各位同行专家的意见,争取省教育厅批准挂牌,正式开放运行,使中心的建设更上一层楼。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曾华群教授、“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陈支平教授、“厦门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艺明教授、“厦门大学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泽亮教授和“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梅波教授分别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对各自中心三年多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并分析了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在各会场,验收专家组审查了验收材料,通过质询、答辩、现场考察、讨论等环节,为各个中心建设提出了签定意见: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中心”验收组专家认为该中心以国际经济法重点学科为依托,凝炼了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特色;中心研究基础扎实,成果丰硕,特别是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承担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中心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富有竞争力、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中心已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验收组专家认为该中心以我校社会经济史学科为依托,继续保持了本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在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闽台区域史研究等新领域的研究有所突破;该中心发扬了厦大史学一贯秉承的以民间文献和社会调查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优势,继《台湾文献汇刊》之后,还出版了《闽台族谱汇刊》、《闽南文化丛书》和《闽南文化百科全书》等大型著作,成绩斐然;该中心还培养了许多优秀毕业生,获得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等。专家组认为该中心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希望该中心继续努力,发挥优势,寻找新的研究领域。
“厦门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验收专家组认为该中心能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前沿,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同时研究方法先进、规范,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福建省社会经济状况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有效的公共财政政策策略、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中心及其依托单位财政系特别重视学科建设,取得了财政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等成绩,已成为我国研究财政理论与政策、培养财政经济人才的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专家组认为该中心的建设已达到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希望该中心在学术研究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厦门大学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中心”验收专家组认为该中心构筑了良好的学科发展平台;以当代社会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结合学科特点,形成了中国哲学、规范理论、西方哲学与现代性、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等四个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科研团队和科研实力较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战略成效显著。专家组一致通过验收并建议该中心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解决好学术队伍的新老更替问题;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学术空间,使哲学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当代社会、服务海西建设。
“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验收专家组认为该中心研究方向的优势和特色突出,成绩显著,特别是在连续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方面成绩十分突出;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心建设期间世界经济学科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世界经济领域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决策的依据和参考。专家组认为该中心已全面完成了基地建设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中心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实质性学术交流和合作,发挥中心在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辐射和影响作用,力争成为全国性的示范基地,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服务。
社科处
2010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