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我校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提供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汉字使用调查数据

发布时间:2010-12-02 浏览次数:

2010112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第五次向社会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2009年若干媒体和教材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的具体数据也同时发布,其中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汉字使用情况我校苏新春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完成

我校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对8套小学语文教材的用字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这8套教材包括中国大陆6套、中国台湾1套、中国香港1套。通过对小学教材的字量、首现生字情况的调查,发现8套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总共使用了不同汉字3855个,出现生字最多的是人教社新课标版,2997个,出现生字最少的是台湾康轩版,2238个。

  通过对总字次、总字种数、共用、部分共用、独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生字表有两个特点:每套教材的生字总字种数相差不大;教材之间的生字字种差异大。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第二、三、四学期是识字高峰,即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全年。第十一、十二学期,即六年级全年,识字份量明显下降。人教社新课标版生字量起伏比较大,台湾康轩版生字使用比较平稳,生字量在各学期的分布比较均匀。

调查组使用了“生字位序调查法”,对所有的3855个生字根据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作了排序,发现教材编纂者和教学实践者已经表现出了根据小学生认知需要和认知规律来安排汉字教学的特点。如排在前20个汉字是“一、二、三、上、小、下、五、我、八、天、个、去、里、四、十、口、鱼、不、六、在”,大都是表示数字、方位、称代词、基本事物的实指性汉字。而现行小学汉字教学依据的是通用性字表,通用性字表一般是根据汉字使用频率来排序,排在最前面的往往是“的、在、是、了、不、为、和”等表示关联意义的汉字。调查组的这个发现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就受到多方关注,人民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等专门邀请苏新春教授前往作专题报告。苏新春教授还在20107月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分级阅读研讨会”上作了大会报告。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