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部一般项目的申报形式和去年一样,实行网上申报。整个申报过程比较顺利,此次我校共申报规划青年项目223项,比去年增长32%,其中规划项目95项,比去年增长38%;青年项目128项,比去年增长28%。另外还有申报专项任务项目3项。
从学院来看,规划青年项目申报数量依次为:经济学院48项,人文学院32项,法学院26项,公共事务学院25项,管理学院23项,新闻传播学院18项,外文学院14项,台湾研究院12项,南洋研究院8项,海外教育学院3项,体育部3项,亚南院2项,财会院2项,教育研究院2项,艺术学院1项,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1项,软件学院1项,附属成功医院1项,嘉庚学院1项。
从学科来看,规划青年项目申报数量依次为:经济学48项,管理学33项,法学26项,新闻学16项,交叉学科14项,历史12项,社会学7项,港澳台问题7项、中国文学7项,外国文学7项、艺术学6项,哲学6项,政治学6项,语言学6项,马克思主义5项,民族学与文化学5项、教育学3项、考古学3项、统计学2项、国际问题1项、宗教学1项、逻辑学1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项。
本次申报存在的问题:一、个别教师没有认真阅读通知,表现在:1、不按照申报流程在网上申报,而是想当然发电子邮件,增加社科处受理的工作量,同时也有耽误申报的风险;2、对通知中很明确的规定还要打电话一一询问,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3、申请书上传后不及时上网看回复,不及时修改,以为上传了工作就完成了,或者是网上审核通过后就以为工作完成了,不交纸质版,或者是交了纸质版,但是没签字;4、申报时间安排不科学,70%的申请人集中在最后几天上报,造成审核困难,如有发现问题没时间更改;5、填表不注意看表上提示,比如B表不应出现申请人和学校的名称,给审表工作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二、有问题不向社科处询问,而是问其他教师,以讹传讹。
希望在以后的申报中,科研秘书要提醒教师认真阅读申报通知,按通知要求申报,同时科研秘书要做好初审工作。上下一心,提高我校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
社科处
201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