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上午,由我校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教授执行总主编的我国首部反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15中国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在北京隆重发布。发布会上,林秀芹教授作为报告执行总主编做了专题发言,精彩地介绍了报告的编纂流程、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2015中国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是在“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双打办”)领导下,会同成员单位及省级双打办相关同志组成编委会组织审定,并由中国反侵权假冒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编辑部编纂而成的一部用于政策宣传、普法教育和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年度材料,同时也是一部内容较为全面的资料查询工具书。该报告是我国首部系统汇集反侵权假冒工作状况和经验的年度报告。报告具有三个特点:权威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权威性体现在:它荟集了全国18个与打击侵权假冒有关的行政部门的工作报告,此外还有来自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保护的工作报告。综合性体现在:从条的层面看,年度报告是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双打”工作的经验总结;从块的角度看,年度报告荟集了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的“双打”工作经验。此外,还有与产业密切对接的28个协会的工作报告和经验凝炼。实用性体现在:对内,年度报告能够帮助社会各界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中国2014年度反侵权假冒工作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对外,年度报告是向国际社会介绍和表明我国政府打击侵权假冒的决心和具体行动的重要管道和载体。

林秀芹教授在发言时首先感谢了全国双打办领导、反侵权假冒创新战略联盟及各供稿单位在报告编纂过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随后,林教授简要介绍了报告的编写流程及主要内容。《2015中国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包括了综述、司法篇、部门篇、地方篇、行业篇、法规政策篇、案例篇等七个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2014年度反侵权假冒的基本工作与取得的瞩目成就。最后,林教授还指出了编写出版我国首部反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的重要意义。报告的编纂出版不仅出于我国施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内生需求,也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打击假冒伪劣、走创新发展之路的决心。
报告得到全国“双打办”柴海涛副主任和其他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柴主任认为年度报告是我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侵权工作的一个重要创举,对于推动保护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发展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