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结果。我校共有16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获奖数与上届持平(获奖名单见下表)。
从学院来看,管理学院4项成果获奖,位居第一;教育研究院和人文学院各3项成果获奖,并列第二;法学院2项成果获奖,位居第三。另外,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台湾研究院各有1项成果获奖。
从学科来看,教育学和交叉学科各有3项成果获奖,并列第一;法学和艺术学各有2项成果获奖,并列第二;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各有1项成果获奖。
从获奖者情况来看,教育研究院潘懋元教授已经是连续七届获奖,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教育研究院刘海峰教授连续三届获得一等奖;法学院陈安教授连续五届获奖,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人文学院黄鸣奋教授、法学院徐国栋教授三次获奖;人文学院陈世雄教授、人文学院周宁教授、南洋研究院庄国土教授、管理学院杜兴强教授均为二次获奖。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厦门大学获奖成果名单(16项)
一等奖(1项) |
教育学(1项) |
高考改革论 |
著作奖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13年12月 |
刘海峰 著 |
二等奖(4项) |
艺术学(2项) |
戏剧人类学 |
著作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1年3月 |
陈世雄 著 |
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 |
著作奖 |
学林出版社 |
2011年11月 |
黄鸣奋 著 |
管理学(1项) |
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论文奖 |
《经济研究》 |
2012年第1期 |
吴超鹏、吴世农、程静雅、王璐 |
教育学(1项) |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
著作奖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2011年3月 |
潘懋元、车如山 |
三等奖(11项) |
经济学(1项) |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研究 |
著作奖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2011年11月 |
曲晓辉、张国华、邱月华、高芳、杨钰、高利芳、罗胜强 |
历史学(1项) |
菲律宾华人通史 |
著作奖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2012年12月 |
庄国土、(菲)陈华岳、蒋细定、陈君、(菲)吴建省、刘勇、陈丙先、刘冠楠、(菲)侯培水、洪小荣 |
政治学(1项) |
政府成本控制研究 |
著作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1年7月 |
卓越 著 |
交叉学科(3项) |
沉默的螺旋: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 |
论文奖 |
《经济研究》 |
2012年第7期 |
游家兴、吴静 |
Does Religion Matter to Owner-Manager Agency Costs? Evidence from China |
论文奖 |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
2013年第2期 |
杜兴强 |
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
著作奖 |
商务印书馆 |
2011年10月 |
周宁 著 |
教育学(1项) |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 |
著作奖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2年12月 |
史秋衡、吴雪、王爱萍 |
社会学(1项) |
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与重构——关于集体林权纠纷的一个分析框架 |
论文奖 |
《中国社会科学》 |
2013年第11期 |
朱冬亮 |
港澳台问题研究(1项) |
台湾政治转型与分离主义(1988-2000) |
著作奖 |
九州出版社 |
2012年8月 |
张文生 著 |
法学(2项) |
民法基本原则解释——诚信原则的的历史、实务、法理研究 |
著作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3年1月 |
徐国栋 著 |
“The Voice from China: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
著作奖 |
德国斯普林格 Springer出版社 |
2013年12月 |
陈安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