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公布了2020年10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的结项情况,哲学系张会永教授主持完成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康德与后果主义伦理学研究”获批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详细梳理了当代西方伦理学中各种版本的康德式后果主义,其中包括黑尔和海萨尼的康德式规则后果主义、帕菲特的康德式契约论后果主义、卡米斯基的康德式义务论后果主义、里奇的后果主义的康德主义和卡根的无约束的康德式后果主义等。第二部分通过讨论被许多当代新康德主义者所忽视的至善概念,尝试提出一种“康德式的至善后果主义”,并试图证明它不仅符合康德伦理学的原初主张,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康德伦理学及其与后果主义伦理学的关系。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改变康德义务论与后果主义是完全对立的传统教条主义理解,为现代伦理学特别是规范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近几年来,课题负责人严格依照项目的预期研究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课题研究,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和《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重要刊物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作为阶段性成果,其中一篇获得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国外研究现状,课题负责人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系访学,参与了著名康德伦理学研究专家Mark Timmons的康德哲学课程和读书会,与他和读书会成员多次讨论康德与后果主义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同时,课题负责人还通过邮件方式与“康德式后果主义”著名代表人物David Cummiskey多次讨论康德伦理学及其与后果主义的关系,并请他对阶段性成果《论一种康德式的至善后果主义》的提出批评和建议。
部分阶段性成果展示: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