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朱子学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第49期:对王阳明和牟宗三批评朱子之意见的反驳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2-13 浏览次数:


10231900,厦门大学朱子学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第49期暨南强哲学论坛第242期于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杜保瑞先生担任主讲,主题为《对王阳明和牟宗三批评朱子之意见的反驳》,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近百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朱人求教授主持。



朱人求教授首先介绍了杜保瑞教授的履历与成果,并进行开场致辞。杜教授才华横溢,视野开阔,贯通古今,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由他来捍卫朱子的学说,是对朱子学术发展的重要推动。



杜保瑞教授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本次讲座的讨论进路。杜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研究首先应当建立在消解差异与冲突、全体为我所用的立场之上,哲学家的哲学理论都是自圆其说的,陆象山、王阳明以及牟宗三对朱子思想的挑战都不成立,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朱子说什么。而杜教授自己对陆、王、牟的批评是针对三人的朱子哲学诠释,不是针对三人的哲学理论。

第二,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杜教授划分了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和存有论五个问题领域,并以中国儒释道各家学说以及西方基督教传统的哲学为例,对每个领域都做了清晰的界定。

第三,朱子的理论。基于上述观点,杜教授重新梳理了朱子的理气论与工夫论,廓清了朱子的问题领域与表述类型。以工夫论为例,他认为所有儒家的工夫都是本体工夫,本体工夫有入手、次第、境界三个谈法,也有价值、范畴、操作、行动的四种表述类型,不能以谈法或表述的差异作为儒学内部的理论分野。

第四,王阳明的理论。杜教授进一步对比了朱子与王阳明的宇宙论、本体论与工夫论,指出二人只是问题意识、学术脉络、思想进路、语意定义等方面的差异,并无本质观点上的对立与冲突,陆、王、牟对朱子的批评只是一种问题的错置。

第五,牟宗三的理论。杜教授概括了牟宗三用以分类中西哲学与三教学说的几对范畴,如“自律”与“他律”、“逆觉体证”与“顺取之路”、“只存有不活动”与“即存有即活动”等。他认为,牟宗三高下中西、辨正三教、批评程朱之事,实际上对哲学理解形成了阻碍,必不宜再为之。

朱人求教授对杜保瑞教授的演讲做了精彩总结。他提到,如何重新阐释朱子的学说是当今学界十分重要的事情,杜教授代替朱子解答了一些遗留许久的问题。

提问环节,杜教授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简明扼要的解答。讲座最后,朱人求教授向杜保瑞教授以及参与本次讲座的各位师生表达了感谢,并宣告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来源:人文学院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