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人文学院召开2021年科研总结暨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22-01-05 浏览次数:


为全面总结2021年度学院科研工作的成绩和不足,表彰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20211231日上午10:00,厦门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科研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南光一320会议室隆重召开。社科处高和荣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党委书记高忠华、党委副书记杨机像、副院长王日根、副院长朱人求、各系领导、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晗主持。

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晗主持会议

会上,高和荣处长对学院2021年科研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对学院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持续发挥的传帮带作用和坚持不懈的奋进精神表示肯定,同时也对学院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出指导性建议。他希望学院一要掌握整体情况,深度动员,努力实现项目申报教师全覆盖;二要加强学科建设,砥砺前行,争取第六轮学科评估再获佳绩;三要重视人才引进,加大力度,不断强化队伍建设,调整师资结构;四要抓好载体刊物,多措并举,逐步提升排名扩大期刊影响力。

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高和荣讲话

朱人求副院长致辞并汇报学院2021年科研工作情况。他指出,一年来,在各系、各教研室、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在各位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学院不仅圆满完成了,还超额完成了2021年工作计划任务,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绩喜人。一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再创新高,学院2021年新获立重大项目3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1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1项;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年度项目、青年项目18项;后期资助项目4项;艺术学项目1项;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1项。整体来看,我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再创新高,各类项目立项数均位列全校第一。二是年度科研经费到账率、完成率成绩显著,学院科研经费年度到账金额在过去两年均达到三千万元的基础上,今年突破四千万元,并连续四年进入全校前三。三是各级各类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情况良好,学院一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顺利开题,两项国家社科年度项目成功结项且鉴定结果为优秀。四是科研成果、所获奖项、取得荣誉量质齐增,本年度学院共1位老师荣获“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称号;1位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2位老师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位老师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4位老师荣获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位老师荣获“韩国磐史学基金”首届优秀论文奖、全国百佳图书奖等6个其他类别奖项。

学院副院长朱人求致辞

王日根副院长宣读《2021年人文学院科研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表彰名单》,学院领导为获得先进的集体和个人颁奖。根据2021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科研活动月通知要求及人文学院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办法(2021年修订)文件精神,本年度共评出历史系等3个先进集体和张闻捷等40位先进个人。

学院副院长王日根宣读表彰名单

 每一次抉择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高忠华书记以《南方周末》2022年新年献词中的一句话开始此次会议的总结发言,他以养蚕吐丝为喻形容科研工作,老师们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收获成长,实现价值。高书记表示总结暨表彰大会不仅是对本年度科研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的老师们给予肯定和表彰,同时也是为其他老师树立一个榜样和示范。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接下来,学院将在扩大学科融合、教学融合、科研融合方面下功夫,促进文、史、哲三个专业紧密结合,争取各项成绩再获新高。

学院党委书记高忠华总结发言

2021年科研总结暨表彰大会是人文学院今年科研活动月的收官环节。自2018年起,学院每年年末举办科研活动周/月活动,内容涵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项目评审会、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人文大讲坛系列学术讲座、期刊主题座谈会、科研成果展、各系科研活动专场、总结暨表彰大会等,旨在梳理本年度科研工作、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明确下一年度工作方向。此次科研活动月的成功举办,对提升学院科研实力、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搭建内部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科研氛围等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学院是一个科研丰收年。2022年,学院将在此基础上,抓住工作重点、打造活动亮点、攻克现存难点,聚焦内涵提升实力,助推科研工作迈向新高度。

合影留念



来源:人文学院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