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奖(19项)
序号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获奖时间
1
会计系
吴水澎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专著
2000.6.20
2
财金系
邓子基
应该修改和完善中国的消费税制
论文
3
杨 斌
宏观税收负担总水平的现状分析及策略选择
4
经济系
庄宗明
论我国外资企业的集约化经营
5
计统系
曾五一
我国利用外资效果的宏观分析
6
王美今
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研究
7
张亦春
郑振龙
证券投资理论与技巧
8
李子白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9
各国股票市场比较研究
10
杨 灿
宏观经济核算论
11
钱争鸣
非计量多维模式法与多指标“心理距离”计量分析
12
外文系
杨信彰
系统功能语法研究及应用
13
中文系
李如龙
方言与音韵论集
14
建瓯方言词典
15
高教所
刘海峰
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
16
庄明水
福建教育史
17
政治与行政学系
邹永贤
国家学说史(上、中、下)
18
艺术教育学院
周显宝
素质教育、审美教育、音乐教育——未来发展战略
19
哲学系
白锡能
骆沙舟等
基层社会管理与基层证券建设
一等奖(20项)
税收支出管理
治税的效率和公平
国贸系
邓力平
优化税制理论与西方税制改革新动向
法学院
陈振明
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系统估算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
林荆州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经营和管理
李秉睿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劳动价值论
张定中
金融风险与深化改革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
陈嘉明
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与“生活形式”
邬大光
赵婷婷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研究
在立项与现实之间——三论坚持统一高考
历史系
陈支平
客家源流新论
南洋院
李金明
越南黄沙长沙非中国西沙南沙考
曾华群
国际经济法导论
何丽新
国际海事法学
柳经纬
吴克友
关于制定民法典的条件是否成熟的几个问题
黄鸣奋
电脑艺术学
汪澍白
21世纪中国文化史论
20
俞兆平
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的历史反思
二等奖(52项)
金融市场学
陈亚温
欧元论
经济研究所
李文溥
论经济分析中的效率评价标准与价值评价标准
张 馨
论公共财政
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之研究
论物化劳动与管理劳动的不同作用
何敦煌
城市生态经济规划论
陈永志
新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赖小琼
略论科技进步与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
人力资源
研究所
廖泉文
人力资源招聘系统
唐予华
陈汉文
孙 航
范永斌
开放型经济下的财务会计问题探索
吴东辉
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的实时报告系统
纪益成
不同抵扣类型增值税的比较研究
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朱孟楠
我国进一步改善银行业资产质量地下的基本思路
戴亦一
市场调研访问员的培训与管理
雷根强
黄秀萍
外商直接投资与税收政策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优化设计
非对称型分税制:我国分税制改革方向
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与主成分分析的实践研究
21
陈亚军
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普特南
22
宗教学研究所
詹石窗
道教术数与文艺
23
人类学研究所
李明欢
“相对失落”与“连锁效应”:关于当代温州地区出国移民潮的分析与思考
24
潘世墨
逻辑的“否定”概念简析
25
官 鸣
徐治立
海峡两岸科技资源状况比较及优化配置对策探讨(上、下)
26
谢作栩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与实施对策
27
郑若玲
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
28
武毅英
知识经济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29
运用电脑网络技术发展远程高等教育
30
杨广云
我国高等教育速度的探讨
31
韩 昇
隋文帝传
32
施伟青
施琅年谱考略
33
王 旭
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
34
历史研究所
王日根
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
35
郑振满
明后期福建地主行政的演变
36
戴一峰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 Networks Around the China Sea: A Sase Study of Tai Yi Firm in Nagasaki
37
陈振明等
政策科学
38
法律系
陈 安
陈 动
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9
社会学系
胡 荣
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及其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40
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陈章干
关于明确行政立法权限范围的思考
41
个人所得税居民身份证确定规则的比较研究
炉温
42
蒋 月
庄丽梅
我国应建立离婚后抚养费给付制度
43
两岸仲裁合作之探讨
44
高令印
中国文化纲要
45
应锦襄
林铁民
朱水涌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
46
台湾研究所
朱 二
近20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
47
方言学应用研究文集
48
李国正
古汉语文化探秘
49
杨 杰
汉俄形态构词对比研究
50
张次曼
福州方言连续变调的数学模型:代数式和三维几何模型(英文)
51
杨 怡
黄东平印尼华文文学创作的异彩
52
外文学院
连淑能
关于建立汉语文化语言学的构想
三等奖(86项)
国际金融学
社会报酬系统和社会保险系统
经济预测与决策
郑甘澍
中国的出口战略
郭其友
当代西方经济学均衡论与非均衡论之争及实质
罗乐勤
国内市场需求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分析
汪慕恒
台湾资本海外投资流向变化趋势剖析
李国梁
关于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兴起和发展的几个问题
姚立新
FDI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机理分析与评价
经济学院
利用外商投资改造国有企业的若干问题
陈珍珍
新经济形势下收入分配统计问题研究
高鸿桢
关于上海股市效率性的探讨
王 勤
东南亚五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其借鉴
关于中国的GDP的国际比较
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体会
吴碧英
五国农村贫困度的测算
李 非
21世纪台商投资大陆趋向预测
唐永红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卢荣忠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几个问题
林 梅
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厦门海关历史档案选编
赵玉榕
台湾农业发展概论
郭哲民
农业在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作用探讨
杨美景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福建台资企业投资产业行程分析
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及相关问题研究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系统的数学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凝聚力
决策机构中的权力分布问题
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其管理
徐 华
自然垄断产品定价:边际成本法还是平均成本法
邓利娟
台湾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对祖国大陆的启示
人力资本核算问题研究
厦门经济特区对台经贸法扎研究
金融技术分析指标的规范化问题探讨
郑剑顺
中国近代人才思想研究
传播心理学
马列部
陈铁民
社会发展模式理论研究
洪成得
陈墀成
社会环境保护
余章宝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
艺术研究所
易中天
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
人文学院
终构关怀与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精神与推广普及
李泽彧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其实施之我见
史秋衡
香港、内地公开进修模式比较研究
陈武元
日本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的政策
政治系
徐 辉
理工科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初探
美国高等财经教育的特点及我国高等财经教育改革的启示
邓孔昭
教科书怎能这样不注重史实的准确
林金辉
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新探
赵叶珠
妇女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胡 佳
法国高校外语师资的培养模式
53
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
54
军事教研室
吴温暖
军事学科课程设置的原则
55
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简史
56
乐爱国
王廷相评传
57
侯真平
娄曾泉
(明)洪思等《黄道周年谱》点校
58
清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59
研究生院
黄顺力
近代海关与洋务思潮论略
60
杨际平
从东海郡《集簿》看汉化的亩制,亩产与汉魏田租额
61
出版社
薛鹏志
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谈判
62
论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的谈判和“援朝鲜例”问题
63
罗耀九
严复的天演思想对社会转型的催酶作用
64
朱崇实
公共政策——转轨时期我国的基本经济社会政策研究
65
林光祖
台湾民商法研究
66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67
注册会计师职工行为准则研究
68
关于我国科技政策制定工作思考
69
陈炳辉
试析哈贝马斯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
70
卓 越
权力控制论
71
卢炯星
论我国垄断的形式、特点及反垄断的立法对策
72
林 劲
民进党“大和解、大联合政府”主张的推行与现阶段台湾的政党合作
73
刘国深
两岸政治僵局的概念性解析
74
宋方青
厦门经济特区立法若干问题再探
75
黄健雄
试论我国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
76
丁丽瑛
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体制
77
纪玉华
英语朗读艺术入门
78
海外教育学院
蓝小玲
闽西客家方言
79
徐 学
厦门新文学
80
骆世平
中学英汉双解多用词典
81
苏新春
词义文化的钩沉探赜
82
叶宝奎
谈清代汉语标准音
83
郑尚宪
论新时期戏曲喜剧
84
音乐系
试论古代中日音乐文化的人类学前提
85
刘雪岚
多丽丝·莱章和她的《金色笔记》
86
邱华炳
活化存量资产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