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览表 |
一等奖 |
序号 |
学科组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 |
单位 |
1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实验知识论研究 |
著作类 |
曹剑波 |
厦门大学 |
2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任尔西东:<国语学草创>原理》 |
著作类 |
李无未、李逊 |
厦门大学 |
3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文学理论的现代重构 |
著作类 |
杨春时 |
厦门大学 |
4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 |
论文类 |
杨际平 |
厦门大学 |
5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扭曲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 |
论文类 |
林伯强、沈小波、陈语 |
厦门大学 |
6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机会之地:社会流动性与企业生产效率 |
论文类 |
吴育辉、张欢、于小偶 |
厦门大学 |
7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重要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与实践案例 |
著作类 |
许志端 |
厦门大学 |
8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之影响 |
著作类 |
周东平、李勤通 |
厦门大学 |
9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底层政治信任研究 |
著作类 |
李艳霞 |
厦门大学 |
10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高等学校分类设置与质量提升研究 |
著作类 |
史秋衡、陈恒敏、柯安琪 |
厦门大学 |
11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信息与通信技术变革政府治理模式机制分析 |
论文类 |
朱仁显、樊山峰 |
厦门大学 |
12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
著作类 |
张先清 |
厦门大学 |
13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中国地方财政体制与治理 |
著作类 |
游宇 |
厦门大学 |
二等奖 |
|
学科组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 |
单位 |
1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意识研究 |
著作类 |
王晓阳 |
厦门大学 |
2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文化解释学引论 |
论文类 |
杨春时 |
厦门大学 |
3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 |
著作类 |
方环海 |
厦门大学 |
4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明清江南望族与昆曲艺术 |
著作类 |
杨惠玲 |
厦门大学 |
5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东周青铜乐钟制度研究 |
著作类 |
张闻捷 |
厦门大学 |
6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走出“唐宋变革论”的误区 |
论文类 |
杨际平 |
厦门大学 |
7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近代中荷茶叶贸易史 |
著作类 |
刘勇 |
厦门大学 |
8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与企业融资困境缓解 |
论文类 |
梁若冰、王群群 |
厦门大学 |
9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产业链关联与企业创新 |
论文类 |
陈爱贞、陈凤兰、何诚颖 |
厦门大学 |
10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企业“脱实向虚”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
论文类 |
倪骁然、彭俞超、沈吉 |
厦门大学 |
11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大变局世界中的公共治理》 |
著作类 |
陈振明 |
厦门大学 |
12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创新型地方政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僵尸企业的研究视角 |
论文类 |
游家兴、魏珊珊、刘淳 |
厦门大学 |
13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机构投资者抱团与股价崩盘风险 |
论文类 |
吴晓晖、郭晓冬、乔政 |
厦门大学 |
14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寡头”还是“乡贤”:返乡精英村治参与反思 |
论文类 |
朱冬亮、洪利华 |
厦门大学 |
15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研究 |
著作类 |
魏敏 |
厦门大学 |
16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公司软法定位及其与公司法的衔接 |
论文类 |
王兰 |
厦门大学 |
17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治理情境、专业制度与社会服务供给 |
著作类 |
黄晓星、徐盈艳、熊慧玲、杨杰 |
厦门大学 |
18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对“数据治理”的治理——从“文明码”治理现象谈起 |
论文类 |
郭春镇 |
厦门大学 |
19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中共对台大政方针的传承与发展 |
论文类 |
刘国深 |
厦门大学 |
20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中国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嬗变与重构 |
论文类 |
史秋衡、张妍 |
厦门大学 |
21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与模型——基于 311 所本科高等学校的学情调查 |
论文类 |
郭建鹏、刘公园、杨凌燕 |
厦门大学 |
22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社会质量与市民化 |
著作类 |
徐延辉 |
厦门大学 |
23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不同学科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实证分析 |
论文类 |
覃红霞、李政、周建华 |
厦门大学 |
24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论文发表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倒U型关系——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
论文类 |
李澄锋 |
厦门大学 |
25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观念演进的过程与机制——以“市场化”为中心的考察 |
论文类 |
殷琦 |
厦门大学 |
26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见“微”知著:社区治理中的新媒体 |
论文类 |
陈福平、李荣誉 |
厦门大学 |
27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8至14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跨文化传播考察 |
论文类 |
毛章清、郑学檬 |
厦门大学 |
28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两岸关系指数研究初论》 |
论文类 |
邹振东、冯梦兰 |
厦门大学 |
29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经济 |
RCEP对厦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
报告类 |
王勤、闫森 |
厦门大学 |
30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社会 |
关于推进厦门市社会事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报告类 |
朱仁显、刘祺、庄玉乙、罗家旺、李欣、樊山峰、马健裕、王佳慧 |
厦门大学 |
31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文化 |
“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路径研究 |
著作类 |
李丹 |
厦门大学 |
32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综合 |
习近平关于自贸试验区(港)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 |
报告类 |
张兴祥、黄鸿德、张宏樑、靳涛、王艺明、温沁妍 |
厦门大学 |
33 |
应用对策咨询类——科普读物 |
菲律宾华侨华人史话 |
著作类 |
施雪琴 |
厦门大学 |
三等奖 |
|
学科组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 |
单位 |
1 |
基础理论研究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国企低效论”辨析 |
论文类 |
肖斌 |
厦门大学 |
2 |
基础理论研究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中国特色参政协商民主研究 |
著作类 |
李建 |
厦门大学 |
3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涵化圆融:禅道会通论 |
著作类 |
刘泽亮 |
厦门大学 |
4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关于“生物共生”的概念分析 |
论文类 |
杨仕健 |
厦门大学 |
5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论厦门时期鲁迅哲学思想的转换 |
论文类 |
俞兆平 |
厦门大学 |
6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从“卫生现代性”重审鲁迅的弃医从文》 |
论文类 |
王宇 |
厦门大学 |
7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
著作类 |
刘奎 |
厦门大学 |
8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正声初起:早期桐城派作家研究 |
著作类 |
师雅惠 |
厦门大学 |
9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编纂体系建设:历史回顾与现实重构 |
论文类 |
徐勇 |
厦门大学 |
10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文学研究——量化方法在中西文学研究中的比较 |
论文类 |
李天 |
厦门大学 |
11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五四时期至1950年代初期中国籍作者的域外华文书写》 |
论文类 |
郭惠芬 |
厦门大学 |
12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口岸贸易与腹地社会:区域视野下的近代闽江流域发展研究 |
著作类 |
水海刚 |
厦门大学 |
13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风下之海 |
著作类 |
李智君 |
厦门大学 |
14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老工业城市的再生之路: 洛厄尔的转型路径 |
论文类 |
韩宇 |
厦门大学 |
15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猫老尉家族文书与清代台湾的族群互动 |
论文类 |
杨国桢、于帅 |
厦门大学 |
16 |
基础理论研究类——哲学、文学、历史学 |
元代粮食价格研究 |
论文类 |
李春圆 |
厦门大学 |
17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中国股市和债市间避险对冲效应及其定价机制 |
论文类 |
周颖刚、林珊珊、洪永淼 |
厦门大学 |
18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房价与出口:不可贸易部门对可贸易部门的挤出效应 |
论文类 |
陈勇兵、刘佳祺、徐丽鹤 |
厦门大学 |
19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语言将来时态标记特征与公司股利政策——基于投资者语言认知效应的跨国研究 |
论文类 |
潘越、林淑萍、张鹏东、戴亦一 |
厦门大学 |
20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统筹层次提高如何影响社保基金收支——委托—代理视角下的经验证据 |
论文类 |
岳阳、朱恒鹏、林振翮 |
厦门大学 |
21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研究——基于效率的视角 |
著作类 |
杜克锐、林伯强 |
厦门大学 |
22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出口比较优势 |
论文类 |
余长林 |
厦门大学 |
23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融资成本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央行担保品政策视角 |
论文类 |
陈国进、丁赛杰、赵向琴、蒋晓宇 |
厦门大学 |
24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产能过剩、行业垄断与国际产业转移:基于一般利润率的透视 |
著作类 |
徐春华 |
厦门大学 |
25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独立董事返聘与公司违规:“学习效应”抑或“关系效应”? |
论文类 |
杜兴强、张颖 |
厦门大学 |
26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福建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分析及建议 |
报告类 |
王荔红、吴红军、李珊、林森、康少青、陈凤钦、许峥 |
厦门大学 |
27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 |
论文类 |
李常青、李宇坤、李茂良 |
厦门大学 |
28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中国公共行政学案例研究:问题与挑战 |
论文类 |
于文轩 |
厦门大学 |
29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文化差异会影响并购绩效吗——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 |
论文类 |
蔡宁 |
厦门大学 |
30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新常态”下中国化石能源生态价值与代际补偿核算 |
论文类 |
孙传旺、朱悉婷 |
厦门大学 |
31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经济学、管理学 |
劳动保护制度与公司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
论文类 |
黄炳艺、陈书璜、蔡欣妮 |
厦门大学 |
32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我国国际法研究的主体性缺失问题:反思与祛魅》 |
论文类 |
魏磊杰 |
厦门大学 |
33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从“农场”到“城市”:国有农场变迁中的产权交易和身份配置 |
论文类 |
黄晓星、蒋婕 |
厦门大学 |
34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数字经济所得课税国际规则制定的最新进展及中国应对 |
论文类 |
邱冬梅 |
厦门大学 |
35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公害犯罪研究 |
著作类 |
李兰英 |
厦门大学 |
36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网络民族志的田野工作析论及反思 |
论文类 |
卜玉梅 |
厦门大学 |
37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高校教师在线教学经历对自我教学评价的影响——基于全国334所高校在线教学的调查分析 |
论文类 |
吴薇、姚蕊、谢作栩 |
厦门大学 |
38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考察 |
论文类 |
赵婷婷 |
厦门大学 |
39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
著作类 |
郑若玲 |
厦门大学 |
40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大规模疫情时期如何开展在线教学?——高校在线教学模式及其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
论文类 |
郭建鹏、陈江、甘雅娟、计国君 |
厦门大学 |
41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从“表现主义”到“本质主义”:大学学术评价指标化的支配及其超越 |
论文类 |
陈斌 |
厦门大学 |
42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高校三大职能与其经费筹措能力的关系研究——基于美日比较的视角 |
论文类 |
陈武元 |
厦门大学 |
43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定量研究方法 |
著作类 |
胡荣 |
厦门大学 |
44 |
基础理论研究类——法学、教育学 |
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流沙之上的朝圣之路 |
著作类 |
徐岚 |
厦门大学 |
45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国软实力建设 |
著作类 |
叶虎 |
厦门大学 |
46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经营“灵活性”: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生态与制度环境——基于W市劳动力招聘的调查 |
论文类 |
刘子曦、朱江华峰 |
厦门大学 |
47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南海领土争议中的媒体角色研究——以2010-2014年为切点 |
著作类 |
李德霞 |
厦门大学 |
48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基层公共预算改革:从控权到赋权 |
著作类 |
朱芳芳 |
厦门大学 |
49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艺术在别处:对中国当代旅法艺术家的人类学研究 |
著作类 |
冯莎 |
厦门大学 |
50 |
基础理论研究类——综合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效应与改革问题研究 |
著作类 |
黄莹 |
厦门大学 |
51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经济 |
碳中和背景下的森林碳汇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
论文类 |
杜之利、苏彤、葛佳敏、王霞 |
厦门大学 |
52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经济 |
东盟的“再工业化”:政策、优势及挑战 |
论文类 |
吴崇伯、姚云贵 |
厦门大学 |
53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社会 |
论两岸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互动基础 |
论文类 |
李建 |
厦门大学 |
54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社会 |
厦门市见义勇为表彰形式与保障措施的探索与研究 |
报告类 |
李兰英、张浩、陈梦婷、马肖成、许 诺 |
厦门大学 |
55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社会 |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变迁——基于1949—2019年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分析 |
论文类 |
龚文娟 |
厦门大学 |
56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综合 |
大数据与台湾舆论研究 |
著作类 |
邹振东、邹思容、蔡婧蓉、潘小佳 |
厦门大学 |
57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综合 |
中国农村集体行动的逻辑: 基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原型分析(Patterns of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 Archetype Analysis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Consolidation) |
报告类 |
王荣宇 |
厦门大学 |
58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综合 |
社会非正式制度、个体资源禀赋与机会型创业 ——吸引台胞赴大陆从事机会型创业研究 |
论文类 |
唐永红、陈庆鹏 |
厦门大学 |
59 |
应用对策咨询类——应用对策综合 |
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成效及政策扩散机制研究 |
报告类 |
周茜、舒迁 |
厦门大学 |